当前位置:首页/ 天气资讯天气预报

古地名演变:四川西昌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古地名演变:四川西昌古代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

前言:

今天咱们对“西昌在什么地方”大体比较看重,朋友们都需要了解一些“西昌在什么地方”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西昌在什么地方””的相关知识,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西昌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国粮食大县、全国生猪大县,中国洋葱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冬草莓之乡,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本文将探讨西昌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与地名演变。

秦代邛都

先秦时期,四川南部属华夏文化圈的边缘,秦国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地区。秦代时期,西昌属邛都地区,是帝国难以影响到的边缘地区。

西汉益州越嶲郡

秦朝灭亡后,西汉王朝继承了郡县制度,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西汉中期之后,在郡县以上增设州牧(刺史部),用以监察地方官员,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以上的军政机关。西汉时,西昌属益州刺史部越嶲郡,地名邛都。

东汉益州越嶲郡

东汉时期,地方行政上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依旧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州牧(刺史部)逐渐成为常设机构,西昌仍属益州刺史部越嶲郡。

蜀汉益州越嶲郡

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地方豪强地主与州牧长官趁机扩充实力,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三国时期,西昌地区属实力相对弱小的蜀汉政权,属益州刺史部越嶲郡。

西晋益州越嶲郡

三国后期,长期维持盟友关系,共同对抗曹魏的蜀汉与孙吴政权相继走向衰落,三足鼎立的均势局面逐渐瓦解。蜀汉政权最终被曹魏消灭,西晋取代曹魏之后,渡江灭吴重新完成了统一。西晋时,西昌属益州刺史部越嶲郡。

南齐益州越嶲僚郡

在完成统一之后,西晋朝政迅速走向腐败,“八王之乱”后,西晋在内耗中走向衰亡。内迁到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民族政权,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地方行政也相对混乱。南齐时,西昌属益州越嶲僚郡。

隋代越嶲郡

南北朝后期,南朝因为各种原因错失了统一的机遇,“侯景之乱”后彻底走向衰落。北朝在分裂为东西两部之后,最终西魏(北周)集团强势崛起,掌握了统一战争的主动权。隋朝取代北周之后,重新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为了抑制地方势力的膨胀,隋代重新实行郡县两级行政,西汉属越嶲郡。

唐代剑南道雋州

唐朝建立后,在继承隋代郡县制的基础上,增设道级行政区,实行道、州、县地方行政制度,并在边疆地区设置都督府与节度使,掌管地方军政大权,地方势力再次走向膨胀。唐代时,西昌属剑南道雋州。

大理建昌府

唐代中期之后,南诏政权逐渐崛起并控制了西南地区,南诏政权衰亡后,大理取而代之,西昌属大理建昌府。

元代云南罗罗斯宣慰司建昌路

元朝完成统一后,在继承了两宋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开始设置行中书省,开创了后世行省制度的先河。西昌属云南行省,罗罗斯宣慰司建昌路。

明代四川四川行都司建昌卫

明代初期,统治者一方面对元代的行省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一方面将行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西昌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四川行都司建昌卫。

清代四川宁远府

清代建立后,大部分制度都沿袭了明朝的体制。地方行政上,清代初期对明代的行省边界进行了调整,基本奠定了后世行省边界的基础。西昌属四川行省宁远府,地名西昌。

相关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与《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欢迎点赞与关注杨帆老师!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看历朝历代行政疆域与区划,历史地理学必备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