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气资讯天气预报

邯郸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

邯郸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

前言:

现时我们对“邯郸是什么地方”都比较注重,大家都想要知道一些“邯郸是什么地方”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邯郸是什么地方””的相关资讯,希望我们能喜欢,小伙伴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邯郸头条#

在外地读书已经七年了,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和家乡邯郸朝夕相处的日子只有夏冬两季。习惯了在漫漫暑假里,在中华大街的法国梧桐下,悠然地骑着单车;也习惯了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季回到家乡,盼着过年,盼着聚会,盼着一年新的开始。

其实有时离开一个地方才能真正的了解它,热爱它。18岁之前我一直是个中规中矩的学生,一个父母眼中日渐成长的小孩子,然而对邯郸的了解只限于放学归家的路途,几条繁华的主干道,以及一个有古城墙的公园和一段两千多年前让邯郸扬名的历史。至于方言、文化、经济、地理这些维度,从来没有考虑过,总以为邯郸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读书这几年走过三个城市:石家庄、北京、成都。终于意识到城市是有性格的,就如同我们每个人之间的差异。而那种差别的记忆总是很清晰:城市里一个个地标性的建筑,一句句地道的乡音,还有那些能满足你味蕾的当地特色小吃。

曾经有人说过:性格决定命运!如果按这个论断来审视城市的话,我所走过的成都自古以来受道家思想影响,它天性自由乐观、敢为人先,处事态度偏好顺其自然,那它的命运是什么呢?城市休闲时尚,酷爱娱乐,不下雨耍,下雨也要耍,人生之乐在茶馆、麻将馆、火锅店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就连城市也贴上了“东方伊甸园”和“田园城市”的标签。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不过对于一个城市的感觉也有例外,因为只要在邯郸生活过一些年头的人,对邯郸某些方面还是能够产生共鸣的。古代邯郸人性格在成语里是这样的: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等等,看来积极主动、谦逊礼貌的性格大概都占了;但是,虽说传统是现代性的根,可还得看看今天的邯郸。外地人提起“邯郸”一般有三种情况:先知道“战国七雄—赵国”才知道邯郸;先知道“邯郸学步”才知道邯郸;先知道“邯钢”才知道邯郸。因此可以说,现代的“邯郸”是靠着“邯钢”出名的。不错,邯郸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工业城市。“工业城市”是它最具有符号性的标签,不必说灰蒙蒙的天空,不必说污染严重的河水,不必说衣食父母的“煤铁资源”,不必说那些撑起整个城市的“国企、央企”,也不必说曾经计划经济下那些工业门类分工细致的小厂,什么“开关厂、插销厂、油漆厂、灯具厂”等等,也不必说那些来自“天津、北京”等地的“工业移民”,谁说邯郸建设不了“798”,也许只是没有塑造“798”的文化土壤。那什么又是文化呢?哲学家奥卡姆说过一句话:剃刀也有它的哲学。一种东西坚持存在的时间长了就成为了一种哲学,而文化就是某种东西长期积淀下来的成果。咖啡出现时并不一定随之产生咖啡文化,这种文化是几百年人们对它的理解以及阐释。


邯郸的什么东西能称得上文化呢?成语文化、战国文化,这些不假,但这些都是讲给外人听的,有几个邯郸人会经常没事探讨这个呢?其实你不知道你身边最大的文化就是“酒文化”,“爱喝酒、能喝酒、会喝酒”绝对是邯郸人的性格,也许你会说这是男人的事,那么你错了,在邯郸这绝对是家庭、单位、生意场上共同的主题。在邯郸喝酒等于在四川打麻将;邯郸的“酒桌社交”就相当于西亚国家的“石油外交”。你这个人是什么性格,是否可交都是酒桌上说了算,就算不以酒论英雄,“酒品”也能一定程度的反映“人品”。至于“痴迷于酒”的渊源还无法考证,但妇孺皆知的一点是:邯郸自产“丛台酒”,得酒之容易,而且价格也很“平民”。此外,还是受工业城市以大规模复制产品为主的影响,人们在单一模式化的劳作之后,总得找点放松的事吧,这次也确有男工人的原因,“烟、酒”就像女人们必不可少的“高跟鞋和口红”,可是喝酒这事后来被谁发扬光大就不得而知了。酒桌上的邯郸人无疑是可爱的,觥筹交错之中也孕育了不少人幽默的气质,至于劝酒也绝对是种智慧和能力。那么,酒桌上最有代表性的话题是什么呢?也许要属集体回忆并总结上一次喝酒的状况,比如:谁不够意思喝少了,谁喝的不醒人事,谁去送的谁,别小看这些,大家说起来都开心着呢!邯郸人喝酒的讲究也很多,“打圈”当然必不可少,还有“划枚”,后者是嘴和手相结合的艺术,并且必须说“邯郸话”,否则根本不是那个“味”。


工业城市的血脉里流淌着单调、模式化、保守这些元素,大家都过着严格八小时工作制的生活,早先住的楼房户型、外观也没多大差别,工作生产只是产品模具不同、工序不同,然而性质却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背负着工业城市的使命,现在的邯郸有时很难接受新的理念去改变去发展,可我们的生活创新又在哪里?这么多年“邯钢”的兴衰就是邯郸救济的兴衰,新世纪的商品就是邯郸人民的集体“审美标准”,“美食林”的口味就是大众口味,至于城市东方建起的一座座酒店、小区、工厂、学校也许让人们看到了邯郸日后发展的希望。可是,我们也有忧愁,排名全国第四十名的2000亿GDP,我们却不敢以“800万人口”当分母;但有人说我们应该自豪,邯郸是较大城市,有立法权,我们的房价“5000”。然而,以此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还是片面的,要知道发展的要义终归是“人”,邯郸市民才拥有真正的发言权。

读邯郸历史,公元前的人可谓“文武双全”。而现在的邯郸,似乎没有了文人骚客的“用武之地”,人们性格大多淳朴忠厚,注重实实在在的生活,“家庭”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宗教,所以“结婚生子”到一定年龄势必顺理成章,至于一生最大的成就恐怕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再混一帮“既磁又铁”的朋友,足矣!

邯郸无疑是“小”的,里外拐五六个弯就能找到彼此都认识的一个人,在商场里,和亲朋碰头的几率也绝对不低;邯郸人又是热情的,朋友的朋友在一起吃饭也属正常,至于结帐,没有“争抢”的过程,那就不是邯郸人;邯郸人也是实干的,不管自身处境多么不好,就算卖“爆米花”也要勤勤恳恳的卖出名堂;邯郸人也热爱生活,“菜市场”文化流传已久,虽然嘈杂喧闹,但牵手逛集市的夫妻也能逛出“幸福感”;邯郸人无疑也生活在一个紧密的“人情社会”。

秋高气爽的日子是邯郸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此时,登上丛台城楼有种“看天高云淡,忘断南飞燕”的意境,看着远处对称整齐的城市,回忆往事,都仿佛印刻在昨天。邯郸,这么多年我们在地理书、历史书上读过,在文明史、战争史上沉思过,在妈妈的故事里、梦境里有如白帆驶过,但当我们岁岁年年生长在这里,感受过、体会过,心中才有过一个真实的邯郸。

记忆是杯酒,放久了才沉香,家乡的记忆就是这样,越久越能品出感情。

成语文化、古城……不错,邯郸有这些辉煌的文化和历史,但那些都是过去,那些历史的遗迹已经不可寻觅。当你发现现实的邯郸和你想象之中的有天壤之别时,我想跟大家说说邯郸人眼中的邯郸。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转载于某贴,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