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气资讯天气预报

江西大山深处有个“无蚊村”:近千年不受蚊子侵扰,堪称“善地”

江西大山深处有个“无蚊村”:近千年不受蚊子侵扰,堪称“善地”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江西龙虎山的“无蚊村”就是这么一个“奇地方”。

“无蚊村”又称许家村,掩藏于龙虎山泸溪河东岸的山林深处。相传,这里的村民是尧舜时大贤许由的后裔。

据许氏家谱记载,在唐朝时,许村的相一公本来在四川旌阳县当县令,因为崇尚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不愿为官,就率全家从四川来到江西龙虎山下,在张天师的祖庭边上选择了这块善地,建立了许家村,已有千年历史。

许家村的村民历来靠打鱼、种田为生,村中人多长寿,所以又有“长寿村”之称。

许家村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竹木葱茏,冬暖夏凉,宛如世外桃源。极为神奇的是,据说这个村落数千年来都不受蚊子侵扰, 因此被称为“无蚊村”。

盛夏避暑,山林无蚊,这是多少都市人的理想避暑胜地。炎炎夏日,去一个既凉爽又没有蚊虫叮咬的地方度假,这真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同时,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毕竟“无蚊村”所在位置是一个林密葱郁、水源充足的地方,说“没有蚊子”怕是没几个人会相信。且在众所周知的印象中,“农村是不可能没有蚊子的”。

因此,当我知道在龙虎山下有个“无蚊村”的时候,便心生好奇和质疑,忍不住前来一探究竟(实际上,这个村落因其神奇现象多次被电视媒体报道,名声早已传外)。当我和朋友们站在村口时,顿时心生出一种“走近科学”的乐趣。

今天的许家村是一个规模极小的村落,村内仅有50多户人家(如今搬出去不少,但仍有部分村民依旧在这里生活)。 村落被龙虎山环绕在怀,面朝泸溪河,环境清幽,据说从古至今都不受蚊子侵扰,堪称“善地”。

据当地传说,这是张天师事母至孝的结果。每到夏天,为了使母亲免受蚊叮之苦,便不停地为她驱逐蚊子,所以这个村落至今都没有蚊子。

当然,这只是传说。但许家村真的没有蚊子吗?为何有此神奇现象呢?

听村民说,村落周围有几个蝙蝠洞,蝙蝠吃蚊子,所以导致蚊子数量变少。真相真的是这样吗?虽然蝙蝠吃蚊子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这肯定不是许家村成为“无蚊村”的唯一因素。

经查资料(包括媒体、专家的报道)之后,才恍然大悟。

许家村是一个气候宜人的村落,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水资源达到一类饮用水标准(江西的上清豆腐之所以出名,正是因为龙虎山下的水源)。

加上村落的家家户户都有良好的自然排水系统,不论是雨水还是生活用水都会快速流入泸溪河。由于没有污水道、没有死水的沉淀,蚊子自然就失去了滋生的环境。

其三,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与村内的植被有着莫大的联系。

在许家村周围,生长着许多桉树。专家说,桉树的气味具有驱散蚊虫的作用,对三种主要传播疾病的蚊子有着很好的驱散效果。

在如此综合因素之下(独特的地理环境、房屋的建设布局、树木以及蝙蝠等多方面作用),许家村的蚊子数量极少,与别处的村落蚊子相比,它堪称是“无蚊”。

无独有偶。在我国关于“无蚊村”的地方并非只有许家村,在福建省长汀县境内有一个名为丁屋岭的小山村,也是一个“没有蚊子”的村落,曾被《地理·中国》报道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村落的所在位置是位于福建和江西两省的交界处, 武夷山深处。

随着许家村的“无蚊”传播越来越大,近年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八方游客的吃住问题,如今的许家村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休闲、避暑的小景点,村内有民宿、农家乐、便利店,还有诸多人文景观。

整个许家村由前、中、后三个景区组成。前景区以峡谷溪流、曲径通幽为主,两边山谷高耸,山脚溪流潺潺。中景区以茫茫竹海为主,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更有一丈高的撑腰石,相传路人在此倚石休息能治腰痛,是极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那么,大家有没有兴趣来这里一探究竟呢?

朋友戏言,要是在这里被蚊子叮咬,可真是一件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