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气资讯天气预报

您知道呼伦贝尔、满洲里、海拉尔这些地名是什么意思么?

您知道呼伦贝尔、满洲里、海拉尔这些地名是什么意思么?

下午刷手机新闻的时候,点进了一条“齐海满”高铁的消息。

拉海尔……海拉尔……

全篇的文笔、内容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而更悲催的是生生把呼伦贝尔的首府海拉尔区给写成了拉海尔区——这位作者,您能认真一点么?

说起来,以草原闻名全国的呼伦贝尔,虽然只有二百多万人口,却有着广袤的土地及十四个旗县市区,每一个的名字听起来都有些特殊的民族风味儿。今儿个也正好可以唠叨唠叨。

呼伦贝尔

这才是真正的草原天路

呼伦蒙语意为“水獭”,贝尔蒙语意为“雄水獭”有一个基本上在全国都差不多的故事是这样的讲的: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一个勇敢的蒙古族部落里有一对情侣,女的能歌善舞,才貌双全,叫呼伦;男的力大无比,能骑善射,叫贝尔。她们为了拯救草原,追求爱情,与草原上的妖魔奋勇搏杀,女的化作湖水淹死了众妖,男的为寻找女的勇敢投湖,于是,她们双双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润草原和她的子民们的呼伦、贝尔二湖呼伦湖:即本地人常说的达赉湖——海一样的湖贝尔湖:有一小丢丢在我国境内,九成以上在蒙古国境内。

海拉尔

野韭菜河——听着挺亲切啊,哈哈。

首府之地,以前呼伦贝尔盟的时候叫海拉尔市,后来撤盟立市后就变成了海拉尔区。因为是方圆几百里内的铁路、公路、飞机的交通枢纽之地,大多数来这边旅游的人都会到此一游。海拉尔是由蒙古语的“哈利亚尔”音转而来,意为“野韭菜”。只因海拉尔内有一条曾经两岸长满了野韭菜的河。

就是这个东西,和养殖的很像

内蒙古地区吃涮羊肉、手扒肉的时候,调料里不可或缺的是麻酱、腐乳和韭菜花——就是野韭菜开的花,它分两种:粉色和白色。手工摘取鲜嫩的白色花朵,再切碎拌盐,腌制成咸菜似的东西,就变成了草地民族吃肉的灵魂。

模样清新、味道浓郁

满洲里

国门、套娃、夜景、呼伦湖——来满四件套

看到这三个字你是不是以为它与大清有关?是不是以为它与满族有关?NONONO……那真是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这是一个特殊化的名字:人家其它旗市区都是蒙语音译,只有它是俄语的——满洲里亚。亚字发轻音,所以就被省略掉了。至于在俄文里是啥个意思,连我这个本地人都不知道,万能的网络也没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满洲里有没有蒙古语名字呢?有的:霍勒金布拉格,意为“旺盛的泉水”。目前全市与此相关的有市中心的北湖公园,也被官方命名为霍勒金布拉格公园以及旺泉市场、旺泉小学。而这个名字没有被沿用的原因是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年代因俄国的入侵造成的。

大街上的俄罗斯美女,当然更多的是大妈:(

扎赉诺尔

新区远景还可以一看,摩天轮就没运转过

原满洲里市的一个区,后来人家分家自己过去了,当然还属于被代管的状态。正确读音是:咂赖诺尔,但本地人都念成渣来诺尔,口语里又变成了闸区,挺随心的。扎赉的意思是海,诺尔是湖,海一样的湖。旁边有个全国能排上号的淡水湖“呼伦湖”——本地人叫达赉湖,达赉的意思也是海,其实蒙语里是一个词,音译的时候跑了个偏而已。这里有百年矿山、是传说中的猛犸故乡,其它嘛就乏善可陈了。

80年出土,中国最大,目前在呼和

新巴尔虎右旗、左旗+陈巴尔虎旗

敖包,和藏区的玛尼堆差不多一个意思。过去都是垒山上当地标用的

这哥仨都叫巴尔虎,只不过在驻扎成旗的时间上新有旧、位置上有左有右而已。巴尔虎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蒙古秘史》中称之为"巴尔浑",《史集》上称之为"巴儿古惕",《元史》等称之为"八儿胡"或"八儿忽"。历史上,人们曾因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原地带,巴尔虎蒙古人居于多数,故而将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亦称为"巴尔虎地区"。

沿途很多这样的蒙古包,都是自己的草库仑,扎个包养点马就能干

额尔古纳


九月的湿地公园

额尔古纳:蒙古语“捧呈、递献”之意,后又逐渐把它修饰为“奉献”。额尔古纳河是哺育了蒙古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滋润了两岸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肥沃的良田和优良的牧场。隋唐时期,室韦就成为呼伦贝尔部分部落驻地,唐代曾设室韦都督府进行管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对蒙古草原实行“领户分封制”。额尔古纳河、根河流域和呼伦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的领地,黑山头古城就是他们居住的主要城池。黄金家族的发源地在此。

阿荣旗

阿荣:其境内有大河曰阿伦,阿伦与阿荣为同词异译,系满语,意为“干净”、“清洁”。2019年才退出国家贫困旗县之列,在呼伦贝尔市内存在感不太强,貌似也没啥可玩的的景点景区,我们基本都是一走一过。新区的街路很宽、树种的很漂亮。

扎兰屯

吊桥公园里面有马鹿等动物,免费可看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屯儿,至少为啥叫这个名,网上有好几个说法1.扎兰是满语,又书“甲喇”,即“参领”,清时官职名称。清代曾在此地设有“甲喇”衙门,后形成村屯。2.早年有个叫扎兰的蒙古人曾统领此地,屯垦戍边,故因其名为扎兰屯。3.1896年修筑中东铁路时,曾有一营人驻军于此,所以当时叫做扎营屯,讹传音变,后来成了扎兰屯。4.意思是“扎兰章京屯兵所”,扎兰章京是皇太极设立的武将爵位,仅次于男爵,顺治年间更名为轻车都尉,后改汉名叫做参将,正三品。扎兰屯是个正三品参将统领的军分区。扎兰即是一个高等军部职位,其代表性人物是蒙古英雄——嘎达梅林朋友们,你们觉得是哪个是准的?

牙克石

冷的拿牙磕石头……

满语“雅克萨”的音译,即“涮塌的河弯子”,“要塞”的意思。刚划归内蒙行政政府管理的时候称为“喜贵图旗”,“森林”之意——我还是觉得这个名好听。这地儿最出名的一是滑雪场,二是狗肉锅,每次路过必去饱餐一顿。

根河

一个字:冷,冷的哭爹喊娘那种

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中国冷极在此,零下四十来度是常事,动不动零下五十来度,那感觉就像出门脸上撞了一堵冰墙一样,整个人嗖的一下就硬了。说南方比北方冷的麻烦你来这大街上站五分钟,不蹦哒着一会脚就不是自己的了。

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各族人民要象石榴仔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

这歌仨放一起说,是因为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是以民族命名的地区,在本地俗称三少民族。在各种政策上享有和蒙古族同等优待甚至某些方面倾斜度更大。没办法,人口太少了,全国可能连二十万都没有。莫力达瓦这个名字挺讲究的,它不是蒙语而是达斡尔语,意思是“骑马才能翻越的山”。理所当然其境内有一座不小的山头。

我手左画条龙,右手画个大眼萌

看过了上面介绍的朋友,觉得好玩么?

像我这种常年生活于此的人,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到很多北方民族语言音译过来的地名,比如:胡列也吐、吐列毛都、白音哈达、谢尔塔拉、敖鲁古雅、哈根达斯、斯的尔摩……后面两个是顺口的,哈哈……

最后,欢迎大家夏天来玩啊……七月初到八月中下旬的草地是最美的。